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我從蕭媽媽身上學到的事

蕭媽媽有一句名言:「路長在嘴巴上。」他本人也如實奉行

雙十連假時,和爸媽搭公車一同去石門水庫走走,回程時,老爸和我很自然地拿出手機,認真查詢並等待預定的公車班次,但老媽這時卻跑去問站牌附近等公車的歐巴桑,並且指揮我們跟著這位歐巴桑,上了一班不太清楚停靠什麼站的社區免費巴士,並且叮嚀我要留意這位歐巴桑什麼時候下車,我們要跟著他一起下

下車之後,發現這位歐巴桑雖說要去中壢,但等的站牌卻不是往中壢的方向,蕭媽媽決定不再繼續跟著對方,而要前往附近的龍潭公車總站,途中遇到一位從台中來玩的年輕人,得知我們要去中壢車站附近,就放心地一路跟著我們,一路上靠著老媽問站牌附近的歐巴桑,總共坐了3趟不同路線的公車,最後順利回到中壢,這位台中的年輕人,在最後一趟的公車上,遇到一位好心的歐巴桑,願意帶他走到中壢車站,所以我和爸媽就直接搭到離機車停放位置比較近的站牌

一開始跟著歐巴桑搭不熟悉的公車時,心裡其實蠻忐忑不安的,覺得為啥不直接等原先計畫要搭的公車,但是後來覺得還蠻好玩的,過程中順道幫助了別人,在過程中還和不同的人結份善緣,就覺得蕭媽媽對別人的信任程度很高,而且很會隨機應變,挺機靈的。相較之下,自己好像比較冷漠及倚賴科技產品,這就是我和蕭媽媽學習到的事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工作交接與拖延症狀

最近將手邊的一項工作交接給新人,好處是把這部份工作詳細檢視了一遍,包括系統的邏輯及每支程式代表的意思,自己在編報表時,有些概念不見得非常清楚,總之用try and error也可以做出來。

但是在教新人時,自覺有份責任要把對方教會,但是要解釋給別人聽之前,自己得先理解清楚才行,另一方面,也把先前系統沒有正確設好的一些bug重新檢討一次。學習廣論之後,對業果的概念漸漸入心,所以盡可能希望將之前遇到的問題處理好。

那麼先前遇到的問題,為什麼沒有處理或未處理完呢?多半是因為要跨單位做溝通,或者是要和主管們做溝通,有可能處理當下主管忙碌而未予重視或是只問了某位同事,找不出問題的源頭就放棄,所以有可能將問題擱置,或者是乾脆改用不需要溝通的補救辦法做處理。但這些都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隨著年紀增加,發覺不管是家庭、工作,或是義工單位,溝通真的是很重要且關鍵的能力以前年輕時,腰不大能彎,總是很理直氣壯地講道理,現在也沒能夠處事圓滑或是身段柔軟,但是漸漸發覺並認同有更好,能讓大家心理都舒服的處理方式,至於能否應用得上,還在努力朝此方向做學習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工作上的小小突破

部門最近來了位新人,主管安排手上的其中一份工作交接給他,交接的過程中,本來打算請他直接上系統操作,由我坐在一旁指導,這也是當初系統顧問來公司時,所採用的指導方式。

簡單告知新同事我的規劃,聽了之後對方露出遲疑的表情,並表達是否可以由我操作一次給他看,之後再由他自己操作,聽到的當下有點不快,但沒有說什麼,先溫和結束簡短的說明。後來思考了一下,一開始覺得我才是教的人,應該要按照我的方式來學習,後來有想了一下,覺得他說的方法也沒有毛病,而且按照他想學的方式來教他,效果應該更好一些,所以在交接給他前,稍微調整原本的規劃及步驟

在交接的過程中,隨著我的操作步驟,與對方間的互動與問答,才發現對方很擔心有可能因為不熟悉系統的操作,造成很難解決的問題,心裡才明白一開始希望由他直接操作時,他的憂慮到底是什麼?因此針對他擔心的點給予說明,讓他安心去做嚐試

回想自己剛換工作時,面對新的工作內容,也曾經是小心翼翼地研究很久才動手,就比較能夠理解對方的困難;但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做事的方法,有些人的想法自己不一定能夠體會,但是可以嚐試去理解;但是隨著愈來愈能夠去體會或理解別人時,就能夠減少很多與人相處及互動時的障礙,很感恩持續學習佛法及義工的行持,所帶來的實質幫助!

我的寫作近況

很久沒在部落格中寫文章了,並不是停筆了,而是在2019年底,參加了如亨法師的寫作班,並且在寫作班的群組中練習寫文章。 原先的實體課程,因為COVIC-19的疫情暫停舉辦,但隔了幾個月,因為中區憶師恩法會寫作義工的因緣,又重新開啟了線上的寫作課程。 雖然在寫作群組中持續發表文章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