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8日 星期五

2019朝禮法會義工學習心得-佛菩薩一直都在

在鳯山寺做義工,或是在憶師恩法會時,常有特別的經驗,就是會因為事項想要找某位義工,或者是想在法會見到某位熟識的師兄姊,對方隔沒多久就會出現在眼前。這次也不例外。

這次處理義工事項時,有件印象深刻的事,就是有位義工結束後想到園區繼續做義工,希求共乘的車輛。第一次過來時,詢問報到組,因為先前有位要前往彰化的義工有來反應可以提供共乘,所以我們就請他聯絡這位師兄。但是他後來又再過來反應,有聯絡上對方,對方告知如何去園區的方式,但還是很希求能有共乘車輛,當時我並沒有細想,也沒有升起很想要幫助對方的心。結束後不久,遇到了桃區的勝至老師,才想起來先前和他聊天時,得知他參與表演的太鼓有可能要下園區的朝禮法會。當下才了解自己的不足,並沒有仔細地回想或思考可能的解決方式,所以沒能累積到這份助人的資糧。但是也覺得佛菩薩的安排很神奇,既能滿師兄想要幫助別的義工的心願,也讓這位義工得知如何去園區的方式,或許兩位義工都沒有真正地滿願,但當中的安排代表這其中有我或他人還要學習及努力的地方。

這件事情也讓我想起2015年底護持第一屆居士佛學營時,當時一直遇到同一位學員來反應座位上有蒼蠅,另一位則重複反應電扇的問題,當時自己並不會一直待在學員報到處,但是心中很納悶為什麼對方一直來向我反應。後來如願法師關懷義工時,就詢問法師心中的疑惑,法師就回答了很多自己不足的地方,例如處理後有回報給對方嗎?當對方反應座位上有蒼蠅時,有詢問對方座位在那裡,蒼蠅的數量及狀況嗎?當然自己都沒有做到法師的提問,只是很單純當成一個事項,自己覺得對方要求合理就去協調處理,但是沒有做回報。自己覺得不合理的就聽聽,問問幹部若沒有處理建議就放下。

請益法師後,有位熟悉的義工幹部就跟我解釋,那位反應座位上有蒼蠅的學員,近日遭遇到很大的困境,因此他反應的問題只是因為需要他人的關懷。很顯然地,當時就是蠻呆的一個義工,雖然有服務熱忱,但比較限於事項上的服務,優點大概是很會把握機會向法師請益問題,所以感得有幹部再幫我稀釋法師的開示。

這次法會回程希求到中壢的共乘,也歷經了多次的詢問,其實一開始是可以詢問宛珊師姐,但知道他通常都會待到很晚才離開,所以一開始並沒有列為優先選項,但也沒有很焦慮,覺得大不了叫計程車到新豐車站。但也因此和好幾位大專班的老師,以及中壢的師姐互動。最後並且順利地搭上亞昌師兄的便車。

因為家馥師姐的認真,所以跟著他留到最後,也因為要處理遺留的食物,問了焉霞師姐結果他在忙,回答很簡短,因此去向法會結束後,還留了很久的如偉法師請益,然後依據法師的回答去問了巡察亭的淨人師兄。也因為不知道果皮回收的確切地點(師兄講得有點模糊,所以沒找到),家馥師姐詢問環保組幹部時,當時他說要詢問宛珊師姐,但是因為我跟璟蓉師姐比較熟,所以就Line給了璟蓉師姐,但他沒有接。結果沒有多久,宛珊師姐就開車經過我們,因此得知確切的地點。

沒多久璟蓉師姐回Line,但反而向我們希求幫助一位義工到新大寮找尋他遺失的外套,因此幫助對方找到了外套,託給了家馥師姐帶回台北。

總而言之,覺得佛菩薩一直都在,透由每個義工或師兄姊互相牽線,但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障礙,有時候可能是對方的障礙,所以最後並沒有連線成功。但是只要多祈求,或是障礙少一點,願意再多努力一下,第二條或第三條由佛菩薩所牽的線就可能會成功。而這每一條線當中,都包含著佛菩薩的美意,以及許多義工及師兄姊們的善願及發心,唯有用心與堅持,方能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寫作近況

很久沒在部落格中寫文章了,並不是停筆了,而是在2019年底,參加了如亨法師的寫作班,並且在寫作班的群組中練習寫文章。 原先的實體課程,因為COVIC-19的疫情暫停舉辦,但隔了幾個月,因為中區憶師恩法會寫作義工的因緣,又重新開啟了線上的寫作課程。 雖然在寫作群組中持續發表文章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