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我是快樂的修行人

上周上備覽課,坐下來就看到同組的師兄安坐在座位上,趕緊隨喜他要消文,後來得知他是最早到教室的,為了晚上的消文,已經準備了一個月,把手抄稿的資料一字字Key in及列印出來,大大隨喜他!

後來同學們陸陸續續到教室,很快的,我們這組同學已經到了6-7位,是目前班上出席率最高的組,隔壁組的師兄跑過來和我們聊天,虧說我們組長沒有來,為什麼組員來得這麼齊?是不是有什麼祕訣?另一位師兄就開玩笑說我們組長每週都請我們吃飯。

然後我就開始問隔壁組的師兄最近有沒有護持什麼義工?最近在忙些什麼?開始聊天&互虧,後來同組的師姐分享起他最近的行程與心得,回應他之後也惹得他哈哈大笑

我發現溝通這件事很重要,但要怎麼樣說才能說到點上?在逗別人開心這件事的日常練習中,能有所進步80%要歸功我老媽,10%歸功我老爸,10%歸功我老弟;因為我弟蠻有耍寶天份,我爸常被我媽虧說是怪老頭,因為他的想法有點特別,因此也常常被我虧,但老爸被虧得還蠻高興的,至於我媽是家裡的女王,所以我常常想辦法逗他開心,老媽只要一開心大笑,家裡的氣氛就會非常好,隨之而來的福利也很多,所以個人還蠻樂此不疲地持續做這件事

重點來了,到底要怎麼樣把話說到點上呢?我覺得修行沒有捷徑,就是要聽聞,觀察,思惟,特別是後面2個,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已經很會觀察,對!很有可能!但每個人習慣或很會觀察的面向,存在很大的差異及偏向性,譬如說A很會觀察對方的表情,聲調等變化,但不會去觀察當下自己的內心在想什麼?自己的行為會不會影響到別人?相反的,B很會反省,觀察自己一些不好的念頭,但是可能不擅長去觀察自己跟別人之間的互動,或是不太會去觀察外界世界的變化,因此有點跟整個大環境脫節。人事時地物,活在世上要觀察的角度何其多,但是我們真的都有好好做觀察了嗎?有專心去聽別人所說的每句話,揣摩別人背後到底要傳達什麼意思嗎?有努力去觀察到別人內心的渴求,好好做自己能力所及的回應嗎?

其實真的很不容易,我想祕訣只有一個,就是要堅持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寫作近況

很久沒在部落格中寫文章了,並不是停筆了,而是在2019年底,參加了如亨法師的寫作班,並且在寫作班的群組中練習寫文章。 原先的實體課程,因為COVIC-19的疫情暫停舉辦,但隔了幾個月,因為中區憶師恩法會寫作義工的因緣,又重新開啟了線上的寫作課程。 雖然在寫作群組中持續發表文章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