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20180422長青浴佛法會義工心得

很久沒護持鳳山寺二團隊的法會,這次是同學靜芳師姐周日有事,放心不下初接助理工作的同學,所以請我去幫忙壯膽。

回想起自己的助理生涯,真的要感謝諸多助理前輩,淑卿師姐,小球師姐,冠言師姐,棨欣師姐,璟蓉師姐等,講到法會或營隊,要感謝的人太多,今天想先著重在助理上頭。

我一開始作助理時只會做文件,正行時遇到事項時都處於呆滯的狀況,總是跟在有經驗的助理身邊等指示照著做,跟得挺開心及安心的。這些助理們各有優點,有些助理事項很熟悉,有些很會關懷義工,有些規劃能力很強,有些現場應變能力很好,在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

當自己身邊沒人好跟時,真的超緊張的,忙亂心慌,雖然其實還有顧問,總護持及諸幹部,但因為緊張或反應不過來,臨場遇事項時,思考能力基本上近於0,一件很簡單的小事,下意識還是用很笨的方法。

時隔多年我發現,進步的是不再緊張,遇事項時,還是不太思考或者說用直線思考。

譬如說,有義工過來希求資材,如果知道位置的話,大概會自己去搬,不知道時,就去問別人放在那。不會去想這個資材是由另一組負責佈置,或是對方應該先詢問他們組長等等,諸如此類,事情最正確,或最符合組織架構來運作,以前聽過叫"程序正義"的詞。

我想一方面這跟從小就害怕衝突,下意識避免衝突的場面有關,想儘快滿足對方的要求。爸媽可稱為模範夫妻了,很早就說好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印象中他們常是一有意見不合,另一方就會停下來不說話。可是不曉得為什麼,自己對於人和人或兩個群體之間的衝突或不對盤的情緒有時很敏銳,有時則是和衝突的兩方業緣都不錯,剛好被夾在中間,常常發願要做兩方的橋

另方面則是下意識選擇簡單的辦法,例如分發義工便當及壽桃,當場地組的量最大,組長又在的時候,就想要先將數量給場地組,剩下的再發給其他組。但是助理們提醒便當要先發完(避免浪費),顧問也提醒,交通組的壽桃給了沒?(壽桃是加持物,應該要先確定每個義工都有拿到)。

幸好這些善友們的提醒,後來就緊急調整做法,讓各組義工都有壽桃,便當也全數發完,皆大歡喜。雖然有點靠福報在做事,也隨喜自己聽到別人提醒時,會去想他背後的用意,以及看到錯誤後能立即更正。

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善行小點滴-20180424

昨天很晚的時候收到前公司主管介紹一個朋友的工作給我(因為在桃園),今天婉拒他好意的同時,也關懷了一下他媽媽的狀況以及推薦企業營給他
也因為這個契機想起了前公司處得還不錯的幾個同事,紛紛了解一下他們的近況,有個聊得不錯的同事就多聊了一會兒,沒想到推薦他企業營的時候,他說老婆的姊姊也是福智的,姊姊的女兒在園區念書,他也去過園區,常去里仁買東西,就覺得蠻開心的
聊天的同時也提到對方的前同事年近50被公司裁撤,很不容易找工作,所以就把前主管給我的工作訊息傳遞給他,並請他跟前主管詢問一下

心裡覺得很微妙,感受到小小的善的循環在流動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20180421大專班老師培訓心得

很感恩法師到中壢帶大家研討如何學習廣論,透由法師一步步的引導,才驚覺上師真的完全貼緊師父的開示。看到法師全廣共學的筆記,更深刻體會到法師反覆地聽、研討及做筆記,背後所付出紮實的努力,正是自己最欠缺的部份。
下午Q&A的部份,很感謝先讓我們思考1分鐘並且隨機選擇發言的設計,讓常常下意識逃避問題的自己,能好好校準內心的想法。
印象最深刻的是對於時間安排失衡的問題,一方面透由作答,自然透露出下意識避免衝突的習性,剛巧連著到鳯山寺護持長青浴佛法會,透由兩天的學習及前後與爸媽間的互動,更覺察到自己與爸媽間的溝通其實存在不少問題。
表面上看似很少衝突,但其實我不太聽得進爸媽的勸告(諸如減肥、要運動、早點睡、少看電腦),另方面我想讓爸爸參加全廣共學,以及希望製造機會讓媽媽多與團體的人互動(安排至麗花老師處按摩),目前效果都不怎麼樣。
之所以護持長青浴佛法會,是因為班上同學周日護持有困難,但放心不下另一助理(他護持班上的同學),所以希望我前往支援。但護持後發現同學其實沒怎麼需要我支援,反而在護持中觀察到挺多自己的問題,實際上是被班上同學拉了一把,讓我在三寶地能更進一步學習。
很感恩桃大專班穩定的學習環境,讓心力不太高的自己仍能安心地在此護持,也期許能繼續努力,好好加強自己最矮的那個竹片。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200812信邦二日營

事隔多年,印象最深的是被總護持抓到不太會使用對講機,很心虛的心情。
以及明宗師兄,很細心指導他的助理姿霖師姐,該如何完成行程表。(企業營時要做的檔案很多,當做到行程表時,整個情緒上來不想做這份文件,直接丟給小組長明宗師兄做)



2008淡水放生,憶師恩法會

當時在銀行會計處工作,是個快樂的學員&義工



200808企業營場勘-輔導行政助理


到開南大學場勘後到耕讀園休息

當時的照片不知何故好模糊喔~~


明宗師兄當時擔任輔導行政小組長,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在書軒2樓見面時,他問"做會計會成佛嗎?"的問題,交待我將去年的文件名稱全部改成2008年版本(因為檔案很多,做超久),以及他發心要關懷組員。


家肇師兄當時應該是輔導教育組,給張特寫,因為我現在在桃園大專班護持。

回顧--200711甘露園參訪

當時擔任副車長,正在確認名單,應該是第一次見到旁邊的杜莉師姐,後來2009升增上班時成了同學,2012年一塊護持班級,現在在班上同一組。

現在這個農場不曉得還在不在,印象中好像在基隆附近。

其實您不懂我的心(動物篇二)-2015/10舊作

到古坑慈心農場的隔天清晨,我踩著拖鞋到附近閒逛,看到一匹秀氣的白馬,在地上啃東西吃。心想:"牠心情應該還不錯。"就放大膽子走了過去,試著摸了摸白馬的頭,牠也很乖地讓我摸頭。沒有想到下一秒鐘,我的右手臂內側就被白馬給咬了一小口。"媽呀!"我在心裡面吶喊,開始覺得有點痛而且不太妙,這時牠也朝著我走過來,嚇得我趕緊往外撤退,遠離綁著麻繩的馬兒。

吃早餐的時候,我再度詢問師姐,白馬為什麼咬我?"他在跟你撒嬌啦!""啥!!!"這下子我真的有嚇一跳!"他有沒有跟著你?""厚!有耶。"忘了提醒你了,我們要摸他的時候都會先觀察,而且閃得很快。"喔。"原來白馬在跟我撒嬌。(嗚)"馬的牙齒很有力喔,如果他真的要咬你的話,你的手臂應該已經斷掉了。"是是是,真的是太感謝他齒下留情了,手臂沒有斷掉,他真的只有輕輕地咬一下(但是為什麼咬在我脆弱的右手臂內側呢?唉!果然是行家!)。

遇到農場主人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跟他投訴一下。農場主人告訴我,如得法師幫他皈依時,現起了唐僧西行取經的畫面,因此這匹白馬,就叫"西行",農場主人無奈地說:"他在跟你撒嬌啦,也不想想自己已經不是小馬了。"這時候在心底,我突然變得很能理解這隻晚熟的白馬,就覺得非常喜歡他。"啥!!!"<---幫你們喊的。

因為我啊其實也是個超級晚熟的小孩,雖然現實中沒有用牙齒去咬人,但是卻常常用文字在使壞。"嗯嗯嗯。"下次去農場時,一定帶根紅蘿蔔去當拌手禮,但是西行啊,你姊姊小馬我的手臂的肉是很脆弱的,麻煩您別再用這招撒嬌了,小馬我吃不消,右手臂上還留有一點點淺淺的淡紅色印記,但是我可以讓你跟啦,跟就好了,君子不動口也不動手,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安全第一唷!

其實您不懂我的心(動物篇一)-2015/10舊作

初次遇見大黃,是在Chen Michael的FB上,總覺得照片中的大黃,不論擺什麼姿勢,都覺得很有型。現實生活中,遇到大黃的那天晚上,八點鐘農場的大夥兒都不知道去那裡忙了,走進大木屋中,就只見到守著屋子的大黃。很自然就蹲了下來,摸摸大黃的頭,大黃也好奇的東聞聞西嗅嗅,往我身上及包包探索。後來在對面忙著的義工師兄走了過來,於是我很自然地想往對面走過去,卻見大黃用他的一對前腳,抓住我的小腿,後來甚至還抓住我的大腿,讓我無法繼續走路。

從來沒有正式養過寵物的我,心裡起了大問號,不太理解大黃要表達什麼,只覺得大黃的瓜子,透過薄薄的長褲,有點刺刺的,然後我就用有點責備的語氣跟大黃說:"不可以,你壞壞,不可以這樣。"然後就想辦法慢慢地逃離這個困境。

晚一點的時候,遇見農場全職的年輕師姐,趕緊詢問一下,大黃剛才抱我大腿的行為,是不是我不小心闖入他的禁區?所以他要阻止我前進?"他喜歡你啦。""啥?"原來大黃是因為喜歡我,所以才抱住我的大腿是嗎?唉呀,真的是太狗腿了!我這個號稱狗腿華的小呆瓜,竟然不了解"抱大腿"的意義!Oh My God!師父,請原諒愚昩的弟子,竟然錯解了大黃的善意...orz....,總之,大黃下次你再抱我大腿時,我會試著不再責備,而是試圖打個商量:"大黃,我知道你很喜歡我,但是,你沒有剪指甲,所以,可不可以不要抱我大腿啊?XD"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反省--原來不見得想歡喜去滿別人一個簡單的願

最近發生兩件事,雖然最後都滿了對方的願,但過程並不順遂。
一個是高中同學希望我找1天去住他那邊。
另一個是我爸希望我在4/1當天幫他還書。

第一件事因為連假時剛好安排上台北聽大寶法王的連線演講所以順帶完成。但先前有點排斥的原因,一方面對方是基督徒,覺得對方改變信仰的可能性很低。以往互動過程中常要聽他傾訴許多與同事/家人/教友間的負面情緒,跟他說一些正面的想法他還能接受,但覺得效果有限。

至於老爸希望我4/1去還書,不想輕易允諾當天一定還的原因在於,書4/8才到期,但4/1大專班的活動時間未先公布,所以不清楚活動是半天還是整天,而且覺得完全不需要急著在連假前還書。

但老爸因為最近身體因素沒辦法出門,他不希望連假學校圖書館沒上班期間,丟還書箱造成他還書的記錄可能延遲。所以問題其實是卡在我覺得即使書不4/1還,也完全不會造成我爸所認為有延遲還書的可能性"上頭。

總之,在連續被問了兩天後,忍不住找我媽抱怨一下,老媽的反應是:"唉喲,你爸就是這樣。要不然我去還可以嗎?"因為老媽都說要去還了,所以只能反省一下,然後說等4/1萬一真的沒辦法還再說。

4/1活動只有半天,所以還好書才回到家並跟我爸報告。

第一件事,其實自己收穫不少,因為會討論到彼此的教義,也算幫助自己做總結,進而肯定廣論的學習,很實在幫助自己去思考很多問題,並且突破很多的慣性思惟。

第二件事,其實做了之後沒什麼歡喜心,只是覺得至少盡了本份。老實說,如果我爸承認其實書慢點還也沒關係,大概會開心很多。也可以說,某方面我的個性和老爸有點像,或許因此總是比較容易對媽媽觀功念恩,很容易對爸爸觀過。繼續努力了~

反省--原來自己的心有點木

在桃園大專班護持一轉眼滿2年,期間覺得比較困難做到的,是主動關懷同學們。之前多半都在活動或課程中和同學們互動,但也僅限於此。有個禮拜參加的活動比較多,前一天晚上是法師在大學裡的講座,和旁邊的同學討論時,提到相熟的室友休學了,所以有些孤單,當時聽了表示理解,但沒有多加留意。

隔天參加了校群老師和同學們的聚餐,這位同學也有出席,當校群的老師請大家分享近況時,同學也分享了室友休學的事情,校群的老師當下很具同理心地關懷同學,表達覺得同學心裡一定很難過云云。

看到同學落淚的當下,心裡是有點震憾的,震憾的點在於,前一天自己聽到同樣的事情時,心裡一點都沒有覺得需要為這樣的事情表達關心。

當然事件發生的同時,也很隨喜校群老師對同學的了解以及柔軟關懷的心。

一切都是師父最好的安排

今年生日當天剛好是迎慈尊,一方面新工作剛滿一年有年度特休,二方面沒參加過湖山的迎慈尊,所以決定參加迎慈尊以示慶祝。

搭乘桃園的遊覽車前往,剛進大門沒多久,就看到前面的隊伍停下來,原來仁波切剛好在附近的大樓巡視,法師親切的示意大家和仁波切揮手打招呼,大家非常歡喜一開始就見到仁波切。

法會結束後,預留大概40-50分鐘自由活動,所以開心地到各場地供養,但沒有跑去拿加持物,以為搭車時隊伍會經過,集合時聽同車的師姐說遊覽車不會發,要自己去拿也沒在意,沒想到集合後往後門的方向走,心裡有點介意,但也不想因此耽誤大家,只能不斷安慰自己已經在各供養站拿了結緣的水,糖果,水果等等。

沒想到上遊覽車後,車長擔心有同學沒拿到加持物,所以特地多領了2包,所以很快被滿願。

隔天是母班,但前天搭車的緣故,一整天上班都很愛睏,到了晚上就有點不想上課,但下班後還是前往教室,只是心中一直拉拔,是要吃完飯後回家,還是吃完飯後去上課。最後做了一個決定,如果去吃飯的時候遇到同學的話,那就去上課。根據經驗,去吃飯時遇到同學的機率小於10%,但是當我走進素食餐廳的時候就笑了,乖乖走到同學的面前和他打招呼,知道吃完飯該往那走。

我的寫作近況

很久沒在部落格中寫文章了,並不是停筆了,而是在2019年底,參加了如亨法師的寫作班,並且在寫作班的群組中練習寫文章。 原先的實體課程,因為COVIC-19的疫情暫停舉辦,但隔了幾個月,因為中區憶師恩法會寫作義工的因緣,又重新開啟了線上的寫作課程。 雖然在寫作群組中持續發表文章的同...